有报道说中国的科研经费中人工费太少(包括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收入),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这些年来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并不算少,台面上没有多少人工费用支出并不说明实际中真的没有人工费用支出。科研人员如果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知识分子穷得响叮当,这是正常的现象吗?难道真的一心一意为国做贡献?
与此相反,中国的科研经费真正投入到设备上和真正科研上的比例是值得怀疑的。真实情况是好多科研经费都由导师教授变着法子化整为零地归入到了自己的腰包,中国的研究生等基层科研人员是“天然”的廉价劳动力,在科研经费里这一项非常小,甚至规定的比例也未得到落实,因此导师在实际操作中给研究生的待遇非常低,这一点随便问一问中国的研究生就知道抱怨无处不在。而研究生将来如果再从事科研,也只会像他们的导师一样继续循环着“恶婆婆和媳妇”的故事。
在高校里真正只靠死工资过日子的教授导师算是没有混明白,至少理工科是这样子。看看大学教授们过的日子,看看那些拼死拼命想评个教授的大学教师,用脚都能想明白科研经费与个人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我在国内某高校的时候就私下里了解到,导师们不喜欢买固定设备,因为那样的话科研经费就又返还给公家了。横向项目的钱用纵向项目报销,家里的电话费、卫生纸费用横向经费报销。只要有经费,项目肯定能完成并通过,找找人托托关系,不过也得过——在这里读懂中国。
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们承认人需要物质的激励,承认人需要金钱物质的激励,而不是全部把资金用在狭义的科研上,事实上给研究生和导师的津贴本身就是科研基金!这与发达国家有钱没钱没有任何关系。许多年前我听到一位年长的朋友对那种发个奖状的奖励活动不屑一顾,我不解。现在明白人是物质的,不承认这一点,就只能是愿望美好,结果却会违背愿望。我们可以对某一位科学家淡泊名利表示赞赏,但不能要求人家那样,那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不是大部分人能做到的,就不必作要求。
国外对于科研经费,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是教授宣布要招研究生的时候,项目已经定好了:资金已经到位,资金里面的奖学金、出差费用、开会费用、实验费用和导师的津贴部分等,都已经计划好了。所以每次研究生有活动,只要在预算范围内,导师一般会支持参加。一切都是透明的,制度得到严格地执行。
其实国内也是有规定的,但是我们讲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车到山前自有路”,这是中国社会金科玉律。问题在于我们的规定可能不够严谨,再加上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发达国家对规定对法律的执行有时候看来觉得有些死板,但死板有死板的好处,因为这种死板叫规矩。没有规矩的混乱状态,是一种成本最大代价最高的社会状态,或许这是为什么中国人活得那么累的原因之一。